很多细心的家长会发现,宝宝的耳朵有时会流出黄色的液体,特别是在睡觉起来之后,妈妈会发现宝宝的枕头上会有黄色的印记,这不免让妈妈开始担心宝宝是不是耳朵发炎了。那么,耳朵往外流黄水是什么原因?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暨南大学崇爱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的介绍。
1、中耳炎
宝宝耳朵流黄水多发还可能是小儿中耳炎,而宝宝中耳炎一般是因为感冒、受到细菌感染或是耳朵里面进了各种液体,比如洗澡水、脏水、奶汁。
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哭闹、烦躁、抓耳挠腮、耳朵有臭味、流黄水,那么就可以初步诊断为小儿中耳炎。
一般的中耳炎,只要及时的对症治疗和护理都可以治愈的。但是当治疗不及时时,或者是没有针对病因治疗时,就容易造成慢性炎症,从而出现后遗症的情况,影响宝宝的听力发育,出现听力下降等等。
2、外耳道炎
外耳道与其他地方皮肤一样有毛囊,当细菌侵入外耳道毛囊时,就会引起外耳道炎。妈妈在帮宝宝挖耳朵时,或者给宝宝洗澡、游泳时,细菌都有机会乘虚而入。
当宝宝患外耳道炎时,常常伴有发热、哭吵的现象,大一些的宝宝会诉说耳痛,会不愿意让大人摸看患侧耳朵,且不愿意向患侧睡觉,怕受压而痛。如果宝宝的外耳道有单个或多个脓肿,破溃后会流脓,妈妈应带宝宝去看五官科医生。
暨南大学崇爱医院提醒:以上就是耳朵往外流黄水的原因,生活中一旦有耳朵往外流黄水的情况,就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,避免疾病的出现带来危害。